2024年,是白酒行业相当严峻的一年。价格普遍倒挂、库存积压严重、消费需求疲软、白酒股票跌跌不休……白酒遇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人均饮酒频次、人均饮酒量、适龄饮酒人口”减少的大背景下,头部酒企纷纷下马亲自操刀,对核心单品停货、提价,携手刺激白酒市场消费。
然而,在巨大的行业泡沫之下,目前行业深度调整期至今未见拐点,白酒新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白酒库存堰塞湖有多大?
白酒属于可选消费品,销售高度依靠经销商,因而调整比很多行业来得更晚,在下行时呈现出显著的后周期行业特征——即便是行情降温的2023年,大部分白酒企业营收依旧是正增长。
而在酒企营收疯狂增长的背后,一面是中低端酒企业绩下滑,小酒厂大批量亏损或倒闭;另一面是库存“堰塞湖”、叫苦的经销商与关门的烟酒行。
依据上市酒企2023年年报,去年上市公司酒企当中有12家酒企成品库存继续保持增长,头部酒企的库存压力仍在继续。
《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经销商、终端零售商在经营方面,超过60%表示库存增加,超过30%表示面临现金流压力;超过40%表示实际销售价格的倒挂程度有所增加,超过50%表示利润空间有所减少。
显然,高库存已成为制约当前白酒行业发展的核心顽疾。市场动销缓慢、供求关系失衡、预期目标太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成为常态。
从产品来看,今年上半年白酒市场畅销产品价格段主要集中在100-300元间,而300-1500元之间的次高端、高端产品严重倒挂,白酒消费降级,高端产品遇冷成为不争事实。
大众化白酒产品在2024年上半年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大众化白酒产品消费需求的迅速提升,在为市场提供信心的同时,也为白酒行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头部酒企轮番涨价
从2023年开始,白酒赛道出现了一轮较为密集的价格上调风潮。去年年底,茅台时隔六年再度上调出厂价,在业内引起巨大轰动。
紧接着今年开年以来,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汾酒等在内的头部酒企纷纷开始提价,拉开了新一轮白酒“涨价潮”。
推动酒厂涨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将酒厂库存转移至终端。理想状态是酒厂放出涨价消息刺激经销商打货,终端开始接货,“销量”也就涨起来了。
但通过市场表现来看,涨价的效果仿佛并不理想。
以茅台为例,茅台集团宣布上调出厂价,为茅台市场价带来“新生命”,短短两天时间,市面上茅台单瓶价格涨价近100元。
正当大家以为茅台价格或将回温时,消费市场却大遇冷,消费者对茅台突如其来的涨价并不买单。在随后的几天内,茅台市场价又快速下降。而2024年春节结束后,茅台市场价更是迎来史诗级下跌。从年初的2800,低谷期一度跌至2200元。
白酒的终端市场惨淡仍在继续。
核心大单品轮番停货
为了应对“高库存、高价格倒挂、低市场消费”的局势,今年以来龙头白酒企业可谓动作频频。在酒企轮番涨价后未能逆转颓势后,龙头企业又开始了纷纷控量保价,不少白酒大单品都按下了“暂停键”。
7月3日,有消息称泸州老窖即日起将停止接收国窖52度经典装订单及货物发运。后官方人员表示,停货为经销商行为,公司暂未公告。但在此之前的6月28日,泸州老窖官方已下发停止接受国窖38度经典装及货物发运的通告。
早在此之前,茅台、西凤酒等老牌名酒就已经开始了停货工作。
7月2日,茅台酱香酒营销公司发布通知称,即日起暂停投放茅台1935酒合同计划。而在更早之前的6月23日,茅台已取消了12瓶装飞天茅台的市场投放,并暂停了部分地区茅台陈年十五年和精品茅台的发货。
6月30日,西凤酒也发布通知称,经公司研究决定,自7月1日起,停止接收老绿瓶系列产品订单及货物发运。
众所周知,白酒消费淡季停货,早已成为酒企的常规操作。
在淡季控量,其实对白酒价格波动影响并不大,市场对于控货的接受度也更高。另外,在价格倒挂的背景之下,停货向市场传达了酒企维护品牌价值的信心,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价格。而对于渠道商而言,面对堆积的库存,酒企停货无疑不是减轻渠道商压力的一种方式。
但相比往年,今年停货触及产品都是酒企核心产品,这一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其中,38度是泸州老窖核心系列国窖系列重要产品,在低度酒市场的表现一直相当不错;而茅台1935则是创下2年营收破百亿神话的茅台千元大单品;老绿瓶更是西凤酒经典中的经典。
明睿咨询董事长侯帅表示,由于当前白酒行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二季度市场需求很弱,而企业前期压货较多,导致供给过剩,因此进行控货,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安抚经销商情绪的作用。
但从库存来看,在行业深度调整期,白酒的库存压力仍在持续。随着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的愈演愈烈,无论是酒企、经销商、烟酒行,都需要做好长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