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探中华》是由贵州茅台1935独家冠名的大型文化节目,这也是文化类节目首次触电“简牍”:以“简”读史,“牍”懂中华。《简牍探中华》前两期聚焦里耶秦简,通过“实地探索+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的节目形式对里耶秦简进行解读,以戏剧形式带领观众走进秦史。
里耶秦简是秦代的竹简,上面记载了大量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相关的内容。通过这些简牍揭示了秦代文明的一些重要特点,如严密的组织建设、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和积极的外交活动等。一道道刻在竹简上的痕迹刀锋记载了秦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繁荣,向千年后的我们诉说秦是如何实现大一统、造就一代盛世的。
《简牍探中华》在开头有一个设定十分有趣,就是龙洋与太史公司马迁的对话,司马迁对史的追求,未曾见到秦简的惋惜,这一场面展现出了简牍的重要性、考古的必要性,更好地烘托出节目的主题,展现历史的魅力。
这一节目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思维,里耶秦简篇以主持人龙洋和令史“华”为主要视角引领多重空间,利用多重空间架构叙事结构。主持人龙洋分别以历史见证者和采访者的身份构建实景戏剧空间和访谈空间。节目中龙洋用行走的形式对现实空间和实景戏剧空间进行切换,以打造时空隧道的效果,给予观众穿梭时空的视觉感受;以历史见证者的视角见证迁陵县这个县城的变化,龙洋的讲述配合实景戏剧的展现,使观众深刻体验到简牍的记载作用。例如:开头部分龙洋通过对整理号「8—1022」、「8—56」、「9—869」、原始号「8—1151」等简的讲述,结合县令“禄”吃橘子、喝粟米酒、宣布新政令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迁陵县的市井面貌,熙熙攘攘,表现出秦代百姓对安居乐业的渴望,也使得观众理解简牍的作用,接受简牍这一主题,方便接下来节目的展开。在访谈空间中最令人惊喜的便是里耶古城遗址的考古新发现,13口井的发现意味着很有可能有新的简牍出土,意味着我们将对秦的历史有更完善的了解......
观众跟随令史“华”和县令“昌”的视角“亲”历迁陵县的变化。戏剧中“华”和“禄”两个人物有着共同的约定:把治理好迁陵当成为迁陵百姓打的一场仗。这个约定体现出秦代官吏为民奋斗的决心与对大一统的追求。在“禄”剿匪不幸牺牲后,“禄”和“华”展开了一场令人动容的时空对话:“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这是他们对使命的坚守,正是有着这种信念才促使秦代走向大一统的盛世。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迁陵县失守了,大秦落幕了……在节目中最后“华”“安”“昌”“禄”几人注视着正在诵读《大风歌》的一家人缓缓念出“大风起兮云飞扬……”这首象征着汉承秦制的诗歌,以英雄之姿展望国家未来;三首诗歌串联起历史的变迁,从《无衣》《橘颂》的秦楚交合到《大风歌》的汉承秦制,便是传承的具象化表现。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我们的茅台1935,茅台1935“循历史而来,取匠心之作,向美好而生”,它便是茅台初心使命的具象化展现;茅台1935恪守传承茅台传统技艺精髓,奉行“严苛的用料、严格的器物、稳定的微生物”三大物质传承与“时间之则、气候之律、温度之法、技艺之美”四大非物质传承;臻选仁怀本地红缨子糯高粱等酿造原料,佐之赤水河河水,最终酿造成了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酱香好酒。
茅台1935坚定创新,与时俱进。茅台1935继“喜相逢·茅台1935”之后又携手中国国家地理打造“胡焕庸线”主题文创酒,瓶身采用森绿色,以插画将胡焕庸线上的城市特色建筑与自然风貌融合其中,让酒客在品味美酒时,展望中国风貌。在其恪守传承坚定创新的路上,一步步将茅台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进一步强化了茅台1935的文化价值和文创价值。
《简牍探中华》以刀锋刻字间的历史中的点滴展现简牍传承的魅力,茅台1935则以历史点滴之美铸造品牌文化;品味历史,能让我们感受简牍的魅力;读懂简牍,能让我们感受节目的魅力;看懂节目,能让我们理解茅台1935“循历史而来”的品牌理念,感受茅台1935的魅力......